- 張豆豆;范長春;付海海;呂銀;高晨;胡洋;谷立昌;李昊泉;葉嘉惠;楊宛蓉;白雪梅;陳龍;
在能量存儲和轉換裝置中具有適當比表面積的電極材料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研究以棉花秸稈為炭源,KOH為活化劑,采用炭化活化法成功制備出高比表面積的活性炭材料,并通過X射線衍射儀、透射電子顯微鏡和N2物理吸附分析等對該樣品進行微觀結構和形貌表征,系統研究活化溫度對電化學性能和電催化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750℃活化下的棉稈基活性炭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2 552. 8 m2/g和孔容1. 32 cm3/g;在析氫反應電催化方面,樣品的過電位為-0. 24 V,Tafel斜率為131. 37 m V/dec;在超級電容器方面,樣品在0. 5 A/g電流密度下比電容為256. 35 F/g,在10 A/g高電流密度下也具有210. 0 F/g的高比電容。本文研究結果表明棉稈基活性炭在超級電容器和析氫反應電催化劑領域都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2020年06期 v.38 661-667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120K]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8 ] - 任衍森;馬騰;周毅;吉偉;鄧輝;
為了給棉稈生物炭和木醋液的利用提供依據,本文研究溫度對棉桿熱解過程的影響,主要分析棉桿熱解產物中固、液相產物的分布及特性,結果表明:隨著熱解溫度的升高,棉稈炭的產率和H/C值降低,這表明炭化程度升高;棉稈炭的比表面積和木醋液產率呈現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比表面積最大可達到55. 89 m2/g,木醋液產率最大為42. 29%;隨著熱解溫度的升高,得到的木醋液中總多酚含量逐漸增多,而總酸含量逐漸減少。采用GC-MS對木醋液組成特性的分析表明,有機成分中酸類和酚類物質含量較高。
2020年06期 v.38 668-67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506K]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9 ] - 韓彤輝;顧承志;馬曉偉;
芐基醚α-氧化成酯是具有吸引力的合成轉化,因為這些化合物在復雜天然產物和生物活性分子的合成中具有重要應用。本文開發了一個通用、溫和的開鏈芐醚的仿生氧化方法,5,10,15,20-四(五氟苯基)氯化鐵卟啉作為催化劑,在1個標準大氣壓O2中該氧化過程能順利進行,目標產物的產率位于中等和優秀之間;最佳反應條件為:開鏈芐醚1 mmol,5,10,15,20~四(五氟苯基)卟啉Fe(Ⅲ)氯化物0. 2 mol%,NHPI 0. 1 mmol,MeCN 10. 0 m L作為溶劑,反應溫度35℃,反應時間6 h;該催化體系具有反應條件溫和、底物適應性廣的優點。
2020年06期 v.38 675-67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92K]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7 ]
- 王榮錦;袁康;代宇飛;
為了研究村鎮復合隔震技術相關影響因素對房屋抗震性能的影響,并明確不同烈度區合理的設計參數,本文結合村鎮砌體房屋建造實際情況,采用ABAQUS有限元軟件建立了復合隔震結構、傳統的砌體結構2種模型,進行彈塑性動力時程分析,通過對比這2種模型得出地震烈度、滑移層摩擦系數、房屋層數及場地類別等因素對復合隔震建筑加速度、位移、上部結構底部剪力等動力響應的影響規律。結果表明:復合隔震體系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其主要影響因素為地震烈度和滑移層摩擦系數;隨著地震烈度的增加、摩擦系數的減小,復合隔震結構的隔震率顯著增加;在預設隔震率為40%的條件下,復合隔震結構滑移層摩擦系數在不同抗震設防烈度區的合理取值范圍為:7度區(0. 1 g)應小于0. 2,7度區(0. 15 g)應小于0. 3,8度區(0. 2 g)應小于0. 32,8度區(0. 3 g)應小于0. 35。
2020年06期 v.38 691-69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4347K]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9 ] - 陳國新;陳葉順;呂信敏;
為研究洞口對加強肋復合墻體抗震性能的影響,本文對二榀1/2比例的帶洞口(帶門洞、帶窗洞)加強肋復合墻體進行水平低周往復荷載作用下偽靜力試驗,分析帶洞口墻體典型部位鋼筋應變的變化規律,研究帶洞口墻體的破壞模式,探究帶洞口墻體抗剪承載力、抗側剛度、變形及延性等抗震性能。試驗結果表明:帶洞口墻體與不開洞墻體均有良好的抗倒塌能力和變形能力;帶門洞墻體的肋梁先于外框柱發生屈服的剪切型破壞,帶窗洞墻體發生外框柱先于肋梁發生屈服的彎剪型破壞;外框柱、肋梁對墻體的受力性能貢獻較大,外框梁對墻體的受力性能貢獻較小;帶洞口墻體的延性優于不開洞墻體,但其抗側剛度、抗剪承載力劣于不開洞墻體。
2020年06期 v.38 699-70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761K]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0 ] - 李丹;鄧旭東;徐文平;張寧;
目前被廣泛使用的建筑設計方法無法有效利用與循證設計相關的新知識來改進醫療建筑的性能,為了更有效利用、整合新知識為醫療建筑規劃和設計服務,本文研究利用循證設計,通過改進的馬斯諾需求層次理論和"模糊"的方法使現有證據結構化,并為計算進行準備,使用層次分析法計算權重,通過模糊神經網絡結構完成實際知識建模,采用靈敏度計算與分析所有輸入對輸出的影響(本文針對醫療建筑的情況下特指患者康復)。算例驗證結果表明:該知識模型對最終結果的影響優于傳統經驗6倍,能夠協調變量之間的復雜關系,允許現有的最佳證據和新的證據組合在知識樹結構中,有助于理解各種設計干預手段對整體設計性能的影響。
2020年06期 v.38 706-711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19K]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8 ]
- 張春賀;付少偉;王芳;王露月;者湘漪;李洪濤;李冬妹;潘澤民;
目的探討分揀蛋白SNX10基因在宮頸癌組織及細胞中的表達水平及其與HPV感染的關系,探討SNX10基因對宮頸癌細胞增殖及凋亡的影響。方法采用組織芯片法分析SNX10蛋白在正常宮頸及宮頸癌組織中表達情況。設計SNX10基因的ShRNA干擾片段分別轉染宮頸癌Si Ha細胞和He La細胞,實驗組包括:轉染Sh-SNX10-303和Sh-SNX10-647的細胞組,未轉染的細胞和非干擾轉染細胞(NC組)為對照組。Western blot及qRT-PCR方法檢測SNX10基因在宮頸癌細胞中蛋白質及mRNA表達水平,通過第二代雜交俘獲技術(hybrid capture system-2,HC-2)檢測宮頸組織中HPV感染情況,CCK-8實驗檢測細胞增殖情況,流式細胞術分析干擾SNX10基因表達后細胞凋亡率的變化。結果組織芯片實驗發現宮頸癌組織細胞中,SNX10基因高表達,差異顯著(P<0. 05);其表達與HPV感染尚未發現明顯關聯(P>0. 05);在干擾SNX10基因的表達之后,宮頸癌Si Ha和He La細胞的增殖受到抑制,并且其凋亡率也升高(P<0. 05)。結論 SNX10基因對HPV感染沒有影響,但在宮頸癌組織和細胞中高表達,SNX10基因可能作為一個靶標用于宮頸癌的預防和治療。
2020年06期 v.38 728-733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149K]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1 ] - 仇同同;鄧玉春;王翠喆;唐慧;楊欣;張君;
目的通過體外誘導3T3-L1前脂肪細胞分化為成熟的脂肪細胞,探討肥胖個體中高水平的血清游離脂肪酸(FFA)是否抑制Krüppel樣因子15(KLF15)的表達,并嘗試探索其可能的分子通路。方法 0. 8 mmol·L-1FFA混合液(棕櫚酸∶油酸=1∶2),刺激體外培養的3T3-L1成熟脂肪細胞,同時運用阻斷劑AH7614和GW1100分別阻斷游離脂肪酸受體4(FFAR4)和游離脂肪酸受體1(FFAR1),qRT-PCR和Western Blot技術檢測脂肪細胞FFAR4、FFAR1、KLF15、Adipolin、GLUT4和磷酸化的p38 MAPK水平,葡萄糖氧化酶法檢測上清液中葡萄糖濃度。結果(1)0. 8 mmol·L-1FFA混合液能夠顯著促進脂肪細胞FFAR4的表達,抑制KLF15、Adipolin、GLUT4和FFAR1的表達和脂肪細胞葡萄糖消耗(P<0. 05),同時對磷酸化的p38 MAPK無影響;(2)阻斷FFAR4后,0. 8mM FFA混合液對脂肪細胞KLF15、Adipolin、GLUT4的表達和葡萄糖消耗的抑制作用消失(P<0. 05),對磷酸化水平的p38 MAPK無影響;(3) 0. 8 mmol·L-1FFA混合液作用于脂肪細胞的同時阻斷FFAR1后,脂肪細胞KLF15和GLUT4的mRNA表達水平進一步降低(P<0. 01),而Adipolin的表達,磷酸化的p38 MAPK和上清液葡萄糖濃度無明顯變化。結論高濃度FFA可能通過FFAR4通路抑制脂肪細胞KLF15的表達和葡萄糖消耗。
2020年06期 v.38 734-74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970K]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2 ] - 劉坪;董丹;王二強;徐小丹;孟娟娟;侯雋;王仙;吳向未;陳雪玲;
目的探討小鼠肝細粒棘球蚴感染模型中TLR2表達及其對肝組織的影響。方法選取40只C57BL/6小鼠隨機分為對照組、感染組,感染組以0. 1mL原頭蚴懸液(含原頭蚴5 000個)注射于肝臟被膜下建立繼發感染肝細粒棘球蚴模型,對照組注射等量PBS。感染后3、7、14、21 d處死小鼠,摘取肝臟,觀察肝臟大體形態,行HE染色,qRT-PCR、免疫組化檢測肝臟中TLR2的表達。結果與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小鼠一般情況良好,感染率100%,隨著感染時間延長,肝組織表面囊型物增大并凸出與肝臟表面,HE染色可見肝臟病灶出現炎性細胞浸潤和纖維組織增生等多種病理改變。模型組的TLR2基因及蛋白相對表達量顯著增高,且隨著感染時間的延長,陽性表達呈持續高表達。結論細粒棘球蚴感染宿主后,肝組織TLR2表達增高,出現明顯炎癥改變。
2020年06期 v.38 741-74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178K]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6 ] - 李玲;張亮;馬克濤;
目的觀察H2S供體硫氫化鈉(Na HS)調節縫隙連接蛋白(Connexins,Cxs)的表達對自發性高血壓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胸主動脈血管重構的保護作用。方法 16只8周齡雄性SHR隨機分為SHR對照組及SHR+Na HS干預組(n=8),8只Wistar京都(WKY)大鼠為正常對照組,SHR+Na HS組大鼠腹腔注射Na HS (56μmol/kg/d)干預8周,SHR對照組與和WKY組注射等量Na Cl溶液。干預8周后采用測量尾動脈血壓; ELISA測量各組大鼠胸主動脈中H2S含量; HE與Masson染色評估胸主動脈血管增厚和膠原沉積;采用IHC法及Western blot檢測胸主動脈中Cxs和血管平滑肌表型轉換標志蛋白的表達。結果 Na HS干預8周后可通過提高體內H2S含量(P<0. 05)使SHR動脈血壓顯著降低(P<0. 05),并能通過增強SHR胸主動脈中Cx37、Cx43和Cx45的表達水平(P<0. 05)而顯著改善SHR胸主動脈中膜增厚(P<0. 05)、膠原沉積(P<0. 05)及緩解血管平滑肌表型轉換標志蛋白(α-SMA、PCNA和OPN)的異常表達(P<0. 05),且Na HS對SHR胸主動脈中Cx40表達及Cx43磷酸化水平的上調亦具有增強效應(P<0. 05)。結論 H2S供體干預可通過調節SHR胸主動脈中Cxs表達而改善SHR動脈重構和膠原沉積,最終對高血壓造成的血管結構損傷起到治療作用。
2020年06期 v.38 746-75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925K]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7 ] - 胡云華;李婷;欒君;潘映妙;周燚然;宋關玲;李述剛;郭淑霞;
目的本研究通過Meta分析旨在探討MAPK信號通路中p38通路在砷誘導細胞調亡過程中的作用,為研究砷毒作用機制以及砷中毒的防治提供參考。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Cochrane library、CNKI、Wan Fang、VIP、Sino Med等數據庫中全面檢索文獻,采用ToxRTool進行文獻質量評價,以細胞凋亡率、細胞存活率、p-p38表達量為干預組的結局指標,采用Review Manage5. 3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以Q檢驗和I2統計量法進行異質性檢驗和敏感性分析,用漏斗圖來判斷發表偏倚。結果最終納入文獻13篇。與對照組相比,砷干預組細胞凋亡率MD為31. 10,95%CI(10. 14,52. 05)高于對照組,Z=2. 91,P<0. 05,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砷干預組細胞存活率P<0. 0001,I2>50%,按照劑量和時間進行亞組分析,探討異質性來源,結果兩種因素的異質性I2均無統計學意義(P>0. 05),顯示兩種因素均不是異質性來源; p-p38表達量的假設檢驗結果為Z=1. 81,P=0. 07,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砷及其化合物能誘導細胞凋亡;砷誘導細胞凋亡的機制可能與激活p38,增加p-p38蛋白表達水平有關。
2020年06期 v.38 753-76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393K]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2 ] - 姚恩生;唐燕;王偉;
目的建立小鼠抑郁癥模型,通過激光散斑成像技術在體方法觀察抑郁癥小鼠皮層擴散性抑制(CSD)的腦血流動力學改變。方法采用社會隔離(SI)誘導慢性小鼠抑郁癥模型,通過糖水偏好實驗、曠場實驗和懸尾實驗檢測造模后小鼠抑郁樣行為學改變;利用激光散斑成像技術監測小鼠皮層擴散性抑制的血流動力學改變。應用免疫熒光方法對星形膠質細胞和小膠質細胞進行染色,計數并統計分析。結果社會隔離慢性抑郁癥造模方法可引起小鼠抑郁樣的行為改變。激光散斑成像技術監測抑郁癥小鼠CSD過程中腦血流變化率明顯小于正常小鼠(P<0. 001),腦血流達峰時間延遲,充血持續時間延長(P<0. 01)。星形膠質細胞在抑郁癥小鼠中明顯減少(P<0. 05)。結論本實驗方法成功構建小鼠慢性抑郁癥模型;在體條件下激光散斑成像技術監測發現抑郁癥小鼠腦血流的調節能力受損。
2020年06期 v.38 761-76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505K]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0 ] - 任澤宇;姜宏;許燕;石永芳;
目的制備一種融合骨組織工程支架可用于骨肉瘤治療的甲氨蝶呤(MTX)聚乳酸羥基乙酸共聚物(PLGA)的緩釋降解微球,并考察其體外釋藥性能。方法采用O/W乳化劑揮發法制備MTX-PLGA載藥微球。以聚乙烯醇(PVA)濃度,磁力攪拌器轉速,溫度為主要影響因素設計L9(34)正交實驗;以載藥率,包封率及體外藥物緩釋百分比為試驗指標,選擇穩定且持續釋放藥物的最優微球加工工藝參數,利用釋藥動力學數學模型,考察微球體外釋藥機理。結果磁力攪拌器轉速是影響微球質量的主要因素,在300 r·min-1下,可制備出粒徑較小包載甲氨蝶呤的PLGA微球,平均載藥率為(3. 3±0. 16)%,包封率為(59. 64±0. 51)%。結論通過計算釋藥動力學數學模型,此方法下制備的微球體外釋藥是由擴散和溶蝕共同作用完成,滿足生物可降解載藥微球釋藥機理,為治療骨肉瘤提供了新的可能。
2020年06期 v.38 767-77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559K]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0 ] - 劉雪瀅;張珂;李歡歡;楊璐;潘馨慧;王航宇;王金輝;
目的建立HPLC同時測定薔薇紅景天中7個黃酮類化合物的含量測定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 (150 mm×4. 6 mm,5μm)色譜柱,流動相A:甲醇-乙腈(1∶1),流動相B:0. 1%的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脫(0~15 min:20%A→22%A、15~43 min:22%A→35%A、43~55 min:35%A→35%A、55~65min:35%A→46%A),流速1 m L·min-1,檢測波長365 nm,柱溫30℃。結果 7個黃酮類化合物均能實現完全分離,且線性關系均良好(γ≥0. 999 0);加樣回收率在97. 3%~104. 8%,RSD在0. 8%~1. 8%;精密度的RSD在0. 4%~1. 7%;穩定性良好。結論該含量測定方法簡便可行,準確可靠,重復性好,可為薔薇紅景天的質量控制與評價提供參考。
2020年06期 v.38 773-77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718K]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3 ]